今年1/25(五)起,【第一屆桃園市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徵件開始,歡迎充滿創意的你來投稿。
競賽總獎金高達50萬元!
快來動動腦、動動手,發揮天馬行空的創意,設計出你印象中桃園市原住民族的專屬商品吧!
獲獎者還有機會和藝術大師面對面調整你的作品,並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展出喔!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新的一年,一定要有新希望!
絕對不要埋沒自己的天賦才華!!
那就別再等待了,
揮灑無窮盡的創意與生命力,
快來投稿吧!
為自己增添一筆不同的色彩,讓這個豬年滿滿大豐收~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第一屆桃園市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將辦理巡迴講座開跑囉!
講座將會說明競賽的內容細節,
現場也提供報名服務。
另外,
更將輔導參賽者,
申請「桃園市原住民族工藝師精品認證」及「桃園市原住民族工藝師認證」。
【巡迴講座】場次預告
◆2019/03/08 (五) 社團法人桃園市職訓教育協進會一般教室
◆2019/03/09 (六) 桃園市立圖書館-龜山分館
◆2019/03/10 (日) 桃園市立圖書館-中壢分館
◆2019/03/17 (日) 桃園市復興區青年活動中心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講座將會說明競賽內容細節、提供競賽報名服務。
另外,更將輔導參賽者,申請「桃園市原住民族工藝師精品認證」及「桃園市原住民族工藝師認證」。
【巡迴講座】報名連結:
BeClass 線上報名→ https://goo.gl/41ER2p
Accupass 活動通 → https://reurl.cc/9VvXX
也歡迎您現場報名喔!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本系列講座聘請專業講師,從各角度切入探索文創設計的世界,協助您在創作構思時更如魚得水,無論您有志於參加本設計競賽,或單純對講座主題有興趣,都歡迎您前來報名參加,感受美的饗宴。
【美學講座】報名連結:https://goo.gl/6HBcjM
網路報名參加講座者將致贈精美小禮物。
講座活動洽詢:
頑石生活 王小姐
(02)2706-7999#65
annie96@brightideas.com.tw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巡迴講座】報名連結:(二擇一)
BeClass 線上報名→ https://goo.gl/41ER2p
Accupass 活動通 → https://reurl.cc/9VvXX
【美學講座】報名連結:https://goo.gl/6HBcjM
【原生臺灣論壇】報名連結:https://goo.gl/Fx86t4
活動洽詢:頑石生活 王小姐
(02)2706-7999#65
annie96@brightideas.com.tw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原生臺灣:臺灣原住民的有機生活美學>論壇場次二原定講師-台北當代藝術館潘小雪館長,因公務行程臨時無法出席,異動為原文會文化行銷部藝術管理組曾瓊慧組長擔任講師。
時間:2019/3/30(六) 下午13:00-17:00
地點:桃園尊爵大飯店3樓翡翠廳(桃園市桃園區莊敬路一段300號)
論壇報名連結:https://goo.gl/Fx86t4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原生臺灣:臺灣原住民的有機生活美學>論壇
時間:2019/3/30(六) 下午13:00-17:00
地點:桃園尊爵大飯店3樓翡翠廳(桃園市桃園區莊敬路一段300號)
論壇報名連結:https://goo.gl/Fx86t4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今年首次舉辦的「第一屆桃園市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已經在4/8截止報名了!
非常感謝大家熱烈的參與,雪片般的報名資料咻咻咻的塞爆了小編的信箱,經過統計,我們總共收到了350多件的報名喔!由於件數爆多,入圍名單將在 4/18(四)公告喔!入圍者也將受邀參加4/21(日)大師工作坊,與大師面對面討論作品!敬請期待~~
#小編埋頭彙整中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簡章下載:https://reurl.cc/GXody
還記得3/30舉辦的【原生臺灣:臺灣原住民的有機生活美學】論壇活動嗎?
當天4位重量級講師,分享了他們藝術創作的歷程、靈感的來源及精彩的作品,透過他們自己的生命歷程來給予原住民族更多鼓勵,期盼大家都能夠堅持、不放棄自己的夢想和人生道路!
桃園市原住民族的人口數居全國第三,且其中47%為年輕人。透過講座、論壇,讓藝術家與工作坊交流的機會,刺激創作能量,提倡原住民族美學,發展桃園原住民族產業。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洽詢電話:(02)2784-5588分機14童小姐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來囉!來囉!
評審委員,從四百多件作品中,絞盡腦汁、精挑細選,評選結果終於出爐了!
快來看看你是不是那位實力與幸運兼具的入圍者之一吧~
桃原基會還準備了4/21(日)大師工作坊,讓作品再升級,一定要參加喔!
※以下名單依照姓氏筆畫排列
★平面設計組★初選入圍的有:
★工藝設計組★初選入圍的有:
後續相關活動事宜,如有任何問題,歡迎與我們連繫喔!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洽詢電話:(02) 2784-5588分機14童小姐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快挑出喜愛作品,一起投票吧!
【第一屆桃園市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人氣票選開跑,人氣票選不能沒有你!特別推出抽獎歡樂大方送活動。現在就參加票選活動,你的一票將決定誰能脫穎而出!
【投票傳送門】:https://reurl.cc/W8j9k
★抽獎贈品:
🌱便利商店商品卡300元*5名
🌱原生文青帆布袋*5個
🌱桃原基會環保袋*10個
備註:1個google帳號使用者限投1次
★投票時間:108/04/22(一)17:00 至 108/05/22(三)17:00
★抽獎公告:108/5/29(三)10:00
注意事項: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第一屆桃園市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於4/21(日)舉辦的大師工作坊完滿落幕囉!這是桃園市第一次辦理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有400多組作品投件,總共評選出20組入圍作品。為了讓所有作品能更臻完美,我們特別安排了大師工作坊,讓所有的入圍者能與在原住民文創產官學界大師直接面對面學習與互動。
所有的作品都經過大師一對一的提出建議與交流,入圍者將著手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商品打樣,並進行網路票選活動及複審評選,最後各組將選出本次競賽的前三名!
另外,【第一屆桃園市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為期近3個月的徵件期間,還在桃園市各區辦理15場以上的巡迴講座、美學講座與論壇,邀請了原住民族文化藝術家及許多產官學界的美學專家,目的除了提供參賽者更多相關資訊外,更希望透過這場競賽活動能共同提升全民美學素養!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以下時間更動敬請留意,
造成困擾之處敬請見諒!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本會與桃園市政府原住民族行政局共同聯手宣示,將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打造成【桃原文藝新據點】積極推動桃園市原住民族文藝發展。
五大主題「Tayniho桃原好棧開幕」、「逐夢浩思hata'原創基地開幕」、「第一屆桃園市原住民族商品設計競賽頒獎」、「地瓜路徑:當深度成為實驗-剝奪二展開展」和「跨。遇原創新書發表」,當天除了有手作體驗外,更邀請幸福歌姬「梁文音」和桃園在地樂團「火種」現場演唱。
有美食、有文創、有歌舞、有展覽,熱鬧啟動!歡迎各位蒞臨,共襄盛舉!
記者會時間:108年5月31日(五)下午13:30至15:30
活動地點:桃園市原住民族文化會館B2、Tayniho桃原好棧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恭喜老爺!
賀喜夫人!
抽獎活動的得獎者終於出爐啦~
快來看看你是不是那個幸運得主吧!
🌱便利商店商品卡300元*5名
曾★琪
姚★敏
洪★雄
黃★蕙
洪★菱
🌱原生文青帆布袋*5個
李★慧
戴★麟
Jan★★★ Y★★★
江★卿
鄭★鈞
🌱桃原基會環保袋*10個
鄭★旻
李★諳
吳★婷
吳★貞
廖★卿
李★焜
吳★盛
邱★偉
梁★萍
陳★琪
※注意事項: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經過評審們熱烈的討論,
最終的得獎名單終於出爐了!
恭喜各位得獎者!
【網路人氣票選獎】
潘美娃 / 環保藤編杯套
【平面設計組】
金獎 ★ 郭孟如 / 原字原味‧資源無限
銀獎 ★ 蕭名遠 / 「山裡什麼都有賣!」
銅獎 ★ 羅 喬 / 盛開在綠色大地上的每一天
【工藝設藝組】
金獎 ★ 峇岦嵐偲.旮札涅灆 / 原生共構
銀獎 ★ 潘美娃 / 環保藤編杯套
銅獎 ★ 吳伊雯 / PATASAN泰雅圖騰竹管收納桌鏡與手持鏡套組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經過評審們熱烈的討論,
最終的得獎名單終於在5/31頒獎典禮上出爐了!
恭喜各位得獎者!
接下來,從今天6/4開始,
我們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了成果微型展,
歡迎大家攜家帶眷一起來走走,
欣賞這次設計競賽美好豐盛的成果!
★成果微型展★
日期:2019/06/04(二)~06/10(一)
地點:台北華山1949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 中1C館 2F 茶茶實驗室(台北市中正區八德路一段1號)
開放時間:每日10:00am-19:00pm
★更多訊息:都音Tuying臉書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tuying.tw/
★桃原基會官方網站:http://www.tyipdf.com.tw/
構樹是整個南島民族共同串連的一個載體,而樹皮布之傳統文化技藝更是流傳於南島文化間的一項重要記憶,藉由轉化使樹皮布成為生活上的器物;因布料取得方便,樹皮布工藝在時代的洪流中逐漸被遺忘,其背後的故事及意義也隨著工藝的凋零而不被人們所知;故希望能藉此機換展現出樹皮布文化更多不同的面貌,企圖將樹皮布滲透至日常常用物品;以生活上最常使用上的器物「包」作為發想,傳統上是以整塊樹皮布使用製成衣物,現轉換成為承裝物品背包,在結構上需要強化原纖維的韌度,因此將樹皮布解構在重組,透過編的技法使樹皮布重新組合,成為新的面料型態,使新面料能運用在更多的器物上,同時還能讓人們透過作品的呈現,使人們去好奇樹皮材料,使這項自然的饋贈得以廣為人知,除了是要使樹皮布文化得以看見,更重要的是友善環境,生活上的用品會因為損壞不堪使用時被丟棄,而樹皮布取之於自然,最終不堪使用時也能歸於自然被分解。
將樹皮布分解成編材並且以編織重組成為新面料,透過編技得到創新商品卻保留原本的意念,以背包作為切入點,將傳統工藝帶入現代,讓使用者能透過接觸材質來產生對文化的獨有情感,創造獨有設計風格。
現在塑膠時代讓不少生態浩劫,為了減少塑膠袋,製作籐編杯套,不僅有原民特色,更是編織的設之美。
可用於手搖杯、茶杯、咖啡杯,以籐編製作不僅可以防滑作用,也有美觀藝術之美麗,提倡環保的想法。
可在各大飲料店販售,尤其是原民的飲料店,更可大大的加分,也可以外銷至南島族群,有夏天的風味。
泰雅族的穿耳習俗,充滿藝術文化的傳承,也是財富與美好體態的象徵;而在許多華麗的耳飾當中,竹管又特別吸引注目。現在許多家用產品設計中,漸漸融入各種當地特色材料,例如:竹子、陶瓷、藤編…等,富含先人智慧與愛物惜物的綠色材質。
竹管作為一種環保容易取得的資源,非常適合發展具有泰雅特色的家用設計品;本設計以名為gaigai-patasan的工藝為基礎,發展可收納小物的桌鏡與手拿鏡,係以向泰雅工藝文化學習,創造出更具台灣特色的商品,並寄望結合竹紋雕刻的工藝,讓商品能立足於國際的採購市場。
傳統耳管會依照不同家族與部落有著不一樣的花紋,耳管族語為gaigai(木槲草皮)-patasan(刺青) ,意思為有著木槲草皮裝飾與刺青,產品最大特色源於如刺青般的華美泰雅圖騰,因此以Patasan為名。
兩件組產品分別為縱剖竹管為底座的桌上型立鏡,與竹管單夾鏡片的設計構成,其圖騰來自泰雅傳統寓意;桌鏡搭配竹管也融入小物收納功能,可至於化妝桌或辦公桌等個人使用檯面上,手持鏡也可作為居家裝飾及實體共能;從選材到圖騰搭配,完整表達泰雅族對自然以及藝術文化的表現。
一想到原住民民族,便會聯想到他們的文化、服裝,圖騰,而台灣原住民衣飾上的圖騰各句特色和象徵意義,ㄧ般人可能不暸解,乍看雖相同,但卻有著不同的含義以及歷史典故。
而原住民圖騰,有些連接著自然,神明,天地,這些文化都呼應著環保,要是這些圖騰轉化成文字,讓圖騰不單純只是繁雜的花紋,而是增加識別性以及閱讀性,讓更多人解讀出原住民圖騰的意義,這就是此次設計的目標所在。
這次設計以台灣16民族為創作的基礎,分別為: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卑南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雅美族(達悟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卡那卡那富族。
以各個民族的衣著配飾圖騰來結合英文的文字,設計出各個民族的英文文字設計。而這16套的英文文字可各排列組合出標語來呼籲環保意識,或者是原住民的原住民語,讓來自各個國家的遊客們也能辨讀出意思,也能了解民族的特殊圖騰,讓台灣原住民圖騰文化趨向世界化。
取名為原字原味,是飽含著原住民的傳統民俗味,結合英文文字,創造出新的16套原住民文字字體。而這16套文字用各個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圖騰及顏色結合,用簡單的幾何方塊跟線條表現出原有的圖騰,讓文字簡單俐落好辨讀,也讓原住民的字保有最代表性的民族味道。
在台灣,急速流動而浮誇的數位訊息,吸走了大批讀者眼球;有人說,下一代的閱讀力逐漸降低。或許,並非人不喜歡閱讀,而是正在尋找另一種閱讀型態…
作者想藉由一個精彩好故事,將運用立體化,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然後將古老原民智慧,與對山林的愛,讓孩子們用心領受。期許本立體書能重拾親子共讀時光,找回閱讀樂趣。在腦袋裡的小宇宙悄悄種下一顆希望!
我們來到泰雅部落,藉由一個女兒跟爸爸的搞笑對話,進入原住民美食、生活、藝術、人文各個面向所傳承的智慧,以及敬山愛山、綠色永續的觀念。
孩子最愛的,就是聽繪本了!可愛的繪本很有意思。
而繪本立體書除了能保存紙本閱讀的溫潤質感,更能感受故事中原住民:生活知識、紡織工藝、各種文化智慧”啪”的一聲,躍然眼前!
透過本書,讀者們甚至可以動手摸一摸、拉一拉、翻一翻!
啟動無限巧思、想像力與開卷探索的驚喜!
打開傳統閱讀之外的另一種”互動”感受。讓大小朋友愛不釋手、手不釋卷,攜手一探原住民的文化蘊涵。
本次主題為綠色提案,強調原住民以其與自然生活為設計目標。所做的組別為平面設計組中的插畫視覺設計。
以原住民文化以及在地自然景色植物做圖案設計,其圖案以簡約現代化但不失豐富有趣為走向,期望給予消費、觀賞者輕鬆活潑的視覺感受。
圖案設計上採取連貫性設計圖騰,圖案層層相扣的編排式重複設計,是為可將此插圖廣泛運用,尤其為需要滿版製作的商品,如:滿版圖案的筆記本、衣服…等等。
作品圖案設計方向為簡約有趣的插畫風格。
以居住在桃園主要原住民族群:阿美族以及泰雅族作為主角進行發想,融合在地自然植物做設計。圖騰融入的植物有芭蕉、山胡椒、南嶺堯花、馬藍,圖像中的太陽和月亮象徵神話與日月交替。
選用的植物其外觀為主要考量,但其中芭蕉較為不同,芭蕉在原住民的巧手下可做成各式工藝品,其在原住民部落中也是極為常見的一種植物,同時芭蕉外觀也是極具特色,因此納入圖騰插畫中,並將其成為圖騰植物中的主要焦點。
原住民的神話對天地自然是極為尊敬的。
在圖案中有阿美族及泰雅族的女性角色,一旁有著抽象圖騰雲彩以及太陽和月亮,象徵的是原住民對於大自然的尊敬以及其文化中的神話故事。
整體的圖案設計環環相扣形成一幅綿延不斷的圖騰,讓觀者有著活潑豐富的視覺感受。
在這片大地上,豐富的原住民文化與多樣的自然生態,交織成一幅繽紛充滿活力的景色。
刺福球是排灣族五年祭系列活動的重頭戲,每到這個時候,各家族的勇士便會拿著代表自家族派的祭竿,在福球拋上天際之時,奮力刺向福球,為的是祈求祖靈降下好運及神明庇佑,刺中福球的家族得以接連五年五穀豐收、家族平安順遂。同時現在環保問題日趨嚴重,人們為了貪圖一時的便利,製造了許多不環保的垃圾,又將他們隨意的丟棄,已造成地球沈重的負擔,許多國家的海洋生態已出現因塑膠袋而引發的生態問題,像是水母誤食塑膠袋;解剖擱淺的抹香鯨發現胃裡滿是塑膠袋與各種垃圾,這樣的事情在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不斷的上演,已是現代人無法忽視的嚴重問題。為因應這個問題,我們想出了一個既能結合環保,又能推廣桃園在地原住民文化的商品,我們希望藉由這個商品,讓人們發現桃園原住民的特色,讓更多人知道桃園原住民的文化,其實即使是同一個民族,在不同地區生長的族群之間也是各有差異,每一個族群都有自己不同的文化與特色。
結合排灣族福球的形象來做出隨身攜帶、可多次使用的環保杯袋,共有兩款杯袋,分為全包覆式和半包覆式,全包覆式的杯袋可用來裝保溫壺或是手搖杯飲料甚至可用來收納一些小物品,不使用時可將杯袋上半部內縮至杯袋下半部,拉起圖騰內包覆的束扣滑到底端就能將袋子收成福球的樣貌,還可繫在包包上,十分方便。半包覆式則是將提帶的部分設計成可拆卸,提起杯子時將提帶扣在兩旁,不提時也可以拆開,另外將袋子的扣子拿掉也可以當作防燙手和暖手的杯套,是擁有兩種功能的杯袋,不使用時可以把杯袋反摺塞入在杯袋預留的空間,利用鬆緊帶的概念,拉出兩旁的線,就可以變化成福球的形狀。
從花蓮到臺東地區的東海岸阿美族人,世居於太平洋畔,發展出一套與大海息息相關的海洋文化,不論神話傳說、日常飲食、物質文化、祭典儀式或者是歌舞形式等,都與海洋密不可分。一般在忙碌的生活之餘很難享受到穿梭在色彩繽紛的海底世界,與迷人的熱帶魚群共舞。所以月桃編織,這是將文化內涵結合文化創意產業,具可增添家中時尚品味。
東海岸延岸海邊是我們阿美族生活的一部份亦是養份,無論採取食材及撿漂流木(燒柴用)這都是部落生活記憶。應用桃葉編織創作海洋之造型設計,光影更加強了使用者與燈的互動性,造型簡單的設計,來達到讓人放鬆的效果。製作同時運用月桃材呈現,自然大地給予我們生命因當尊重、惜褔。
傳統月桃葉編組多為盤、簍創作,為增添參展藝術性,陸續突破舊有思維,跳脫原本的編織型態,融入更豐富的藝術創作,將月桃葉曬乾後提取出的纖維,用來製作燈罩,透過多元化日常用品的呈現,保留下月桃葉的編織文化。
以推廣台灣在地形象及原住民共好做為起初發想,在差異性極大的台灣生態環境中,散佈在各類地區的原住民們,因應不同生態、環境衍生出的獨特的部落,也讓這些部落的文化底蘊截然不同與豐富,在這環境下,也滋養著台灣原住民藝術的創作,具備了優質多元文化生活與多元族群發展的條件。在這多元的環境下,我們彼此包容不一樣的聲音,就猶如每座山頭、河流、每一棵花草樹木有祂的故事,每個動物都在不同部落之間有著不同的符號語彙,而這些正是台灣土地上的人們自己的故事,在傳承上都是需要去抽絲剝繭。所以這個作品的目標,是想藉由工藝、設計、藝術來呈現,並提升人們對於原住民族文化的認知,也從生活上提升文藝涵養與生活品質。
光最早作為火堆、火把用於照明、指引,讓人類在黝黑的夜晚能夠看見野獸或抵禦外敵,光延長了人類的壽命、帶領祖先們踏入未知的領域。這紙雕燈作品以桃園地圖做為發想,以兩個原住民小孩談天說地的狀態,帶入山豬、石虎、黑熊等台灣動物與森林背景,建構出原住民族友好的形象。
以阿美族為首,並藉由世代文化傳承的豐年祭為概念,一來感謝神靈的恩惠及豐收;二來祈禱每年平安順利。
在茶具組設計上,盤身外圍用環繞手牽手的意象,象徵熱鬧非凡的豐年祭。盤面有著簡易喝茶步驟的圖形,讓盤子不單只是盤子,更添加趣味與活潑。中間圖案為阿美族太陽神,也是最高女神,用來致敬太陽神,具有文化、豐收與平安的意涵。
當茶水倒入杯中,進而達到溫度對流,既細細品嗅著茶香及呼吸之間轉變的色澤,讓使用者能感受到阿美族的熱情與喜悅,並且透過視覺設計,能讓使用者感受到阿美族文化及特色。所以此創作商品,則是採用「茶具組」的方式呈現。
這是一個茶具組的系列,藉由文化發展與文化傳承,讓使用者,可以更加了解阿美族的象徵與習俗,而文化特色是不應被輕易抹去,而是該永續傳承下去。
造型特色:茶具以視覺圖案表現阿美族對文化傳承,以及尊敬神靈的體現,並且在喝茶的同時,欣賞著豐年祭熱鬧而一環一環的人群,同時欣賞阿美族的文化特色。
功能:簡單圖案表現正確的喝茶方式,讓使用者能一邊欣賞文化特色,並增加文化氣息;從泡茶到喝茶到收茶具,都能方便且簡易的收納。
材質:杯子整體材質(Truegrasses真草)環保材質製作,推廣環保的重要性。
傳統上原住民的服裝裡並沒有鞋子,日常生活及跳舞都是打赤腳,因此我們取原住民傳統服飾的元素重新組合成這雙涼鞋,好搭配原住民的服裝,並能保護腳底,露出腳趾的設計希望能讓原住民朋友穿得自在,且展現出他們大方有活力的個性。
以涼鞋結合帆布鞋,加入原住民傳統服飾元素、喜歡舞蹈的特色,並選用鮮豔的配色融和原住民代表性文化服飾顏色,希望讓穿著的人都能感受到原住民的熱情與活力,藉此了解原住民文化。
取原住民服飾常見的紅、黑為主要色調,並做藍、粉、橘色的滾邊,拿掉一般帆布鞋的鞋舌,使整體看起來更大方,並以五色流蘇作裝飾,原住民朋友穿著舞蹈時,流蘇會跟著擺動,增加鞋子與人之間的連結。
因捨棄掉傳統帆布鞋的鞋舌,鞋型上顯得更加獨特,突顯在地原住民獨特特色之重點文化,結合獨特鞋型和流蘇的流線型設計,使作品在視覺上令人為之一亮。
團隊設計這項作品是針對給愛旅行的族群,將行李束帶結合原住民族的文化圖騰,共設計16款系列作品,以各個族群的精神圖騰為代表。在台灣各個地區都有原住民的守護,而他們對我們的意義相當重大,這也是我們從中獲得的設計靈感,而桃園地區是全台原住民部落最密集的城市,原住民的守護就像束帶緊緊的保護著行李箱,這些台灣的珍貴文化資產是我們必須一同守護的瑰寶。
我們的目標是推廣原住民文化到全世界,所有旅行者帶這我們設計的束帶到各地旅行,到地球的另一端,不用透過電子產品的文件也能親自感受這美麗的文化,旅行者用這樣的方式與他人交換視野,我們認為這是可遇不可求的機會。
我們將桃園16族的圖騰,每一個都重新設計編排,製作成行李束帶,讓不論是喜愛旅行或出外工作打拼的人,都能像部落受祖靈保護一樣,到世界各地都能受到保護。
(1)本作品以桃園原住民文化圖騰為概念,共分為16族16款,將每一族的各個精神圖騰加以編排設計,展現各族的文化特色。
(2)作品不分年齡層,只要是喜愛旅行或是喜愛台灣原住民文化的人都適合,也非常適合拿來贈送給外地來的親朋好友。
(3)市面上的行李束帶未上市原住民文化系列的款式,因此作品擁有獨特的趨勢,能吸引消費者的目光,並且促進消費者購買商品。
用新的理念、創意、趣味,注入舊的產品,為生活增添樂趣,是此設計品牌最大的精神理念。
未來會再研發可回收與不可回收的材料,再利用,做出大眾喜愛的產品。
用大家口中常說的山豬為此作品的主角,有一點詼諧的眼神、肥大飽滿的身軀、誇張的耳朵、可愛的獠牙,來襯托原住民的山豬,整體的筆插上就像狩獵一樣。
用原生文化的理念,讓沉悶的辦公室多了一點活力!
製作方式則是用不要的寶特瓶、塑料作為3D噴射的材料,或是壓碎後再塑型。
桃園原住民有阿美族跟泰雅族,想到大自然我就想到阿美族的野菜文化,一聽到野菜我們第一個反應會覺得很難吃,但其實野菜有很多很多種類,並不是所有的野菜都是苦澀難吃,有些可以拿來當藥材,有些是可以做成零食吃的,甚至有些可以燙炒來吃,友善的利用大自然給予我們的資源,野菜們是大自然的產物,不需要農藥以及人力照料,在最原始的環境中生長,我覺得是最環保的方式,所以想以這個為主題來設計系列的野菜文化筆記本,讓大家可以認識野菜世界。
這個作品我用了六種顏色,藍、綠、紅、白、黑、橘,是因為阿美族的服飾顏色,顏色多鮮明,這個作品是一系列的,其中一個主題是野薑花,鮮明可愛的圖案加上植物的樣子設計,而筆記本的背面會加上植物的小簡介,帶著大家一同認識野菜的世界。
製作說明:封面的部分想使用可以凸顯風格的細紋紙,加強畫面豐富性,而版型的部分是想用伸縮帶綁住,如繳交的模擬作品中綁帶的部分。而厚度是想用一般厚度,裡面筆記紙大概20頁左右,若可以是想使用較環保的再生紙,但這還需要討論。
「gaga」是泰雅族的文化核心, 在社會範疇的層次上,可以解釋為「遵循特定規範所形成的社會範疇」;在社會規範的層次上,代表著「應當遵守的規範或者實然的秩序。」;在個人特質層次上,表示「個人的能力與耕種的方法、人的肢體動作、走路、說話的樣子等外顯特質。」
泰雅族中的gaga意思為祖訓或遺言,指泰雅社會是應遵守祖訓的社會群體,而是以血緣、共約、共祭、共勞為基礎發展而成,深深存在於泰雅族人的生命之中。gaga是一種社會規範,是泰雅人日常生活、風俗習慣的誡律,也是最具有約束力與公權力的團體,可以算是泰雅社會中行為道德與社會律法的最高維護與審判者。又因泰雅族的分布地區遼闊,gaga之意各有偏重不同,但仍不出以下四個範圍:血族及地緣團體、祭祀團體、共食團體和制約團體。
故我們決定打造gaga品牌,將傳統泰雅族文化注入時尚新意!
用生活週邊小物、文化創意產品等時尚商品,展現原住民遵守誓約的傳統之美。
現代人忙碌的生活,在匆促的腳步下,總會買上一杯自己喜愛的飲料,紓解自己緊張的壓力與情緒,本商品的設計概念,以隨手、環保且重複使用為概念,結合泰雅族的文化核心gaga為設計主軸,設計成一個時尚又環保的外帶杯及外帶杯隨手袋,意謂著將祖靈的祝福帶著走,陪著你闖過生活或工作上的每一個難關。
GAGA-泰雅環保外袋杯及提袋設計以厚紙印刷(代替塑膠袋,可自然分解),透過gaga,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這個地球,讓節能減碳成為全民重要的課題。
山與海的民族融合、以山的竹笙代表綠色契機、以海的捕魚器具強調生態平衡、藉以祖先使用文物的智慧來傳達共生共融,及生生不息、延續自然生態的精神,並以大自然豐富的四季變化表達族人在四季的生態懂得運用山林資源。
善用大自然資源、藉者手腳並用來活化人類腦部發展,人是有溫度的、用手做的文物可以傳統亦可文創,維護山林資源的方法就是要藉著我們的雙手雙腳來親近土地給予的豐盛
人親土親要靠大家來共同維護。
以四季色彩作為背景底圖、泰雅族人物代表桃園在地的原生族群、菸斗冒出來的煙霧形狀是桃園區的地圖形狀
早期泰雅族成人、常人手一支菸斗配戴在身上、菸的作用與現代人抽菸的形象及價值大不相同、但早期泰雅社會使用的煙斗常在工作時、休息時、享受菸草的香味、藉由使用菸斗時使自己能安定情緒來思索許多事。
圖中清楚的表達桃園泰雅在地的傳統男女裝飾(大嵙崁群頭飾)、在春夏色系的煙霧裡以海洋系民族,如阿美族或達悟族等等來表現之、而秋冬色系的煙霧裡以山的民族,如泰雅布農排灣族等等來表現其文物的使用、以文物的意象來傳遞山海民族的特性。
以「原住民族與大自然共生共榮的生活智慧」為創作主軸概念,將原民文化的特色圖騰化身為設計元素,以紅、黑兩色為色彩主調,營造強烈鮮明的原民調性,輔以部落語言為標語,希望在視覺意識外更加深原民文化的獨特性。希望用色簡潔鮮明、構圖細緻清晰的設計能活化圖騰意義形成時尚性的部落美學,為原民文創注入新的設計元素,進而活絡部落經濟。
響應《原生─部落文創‧綠色提案》的競賽精神,也基於原民與自然共生的信念,商品的設計選擇以環保材質為主要媒介,原生也是再生,生生不息。
「純真、自然」便是此次參賽作品的精神內涵。
將原住民特有的圖騰化作設計意象:以人形祖靈柱為主軸,由上而下依序為太陽、人頭、百步蛇及排灣族三寶——陶壺、青銅刀及琉璃珠,並在畫面上點綴著原民生活元素,如小米、百合花、搗米臼及獵犬,整合各個獨立的元素成為上下貫穿文化底蘊,左右結合生活智慧的直立式構圖的插畫創作。
我們結合了泰雅族的圖騰-祖靈之眼(紅白黑配色的菱形圖騰)與神話傳說的鳥-希利克(在臺灣鳥類的分類上屬畫眉科,名稱為「繡眼畫眉)去做發想設計,融合兩種元素誕生了我們的「紋身貼紙」,把時下年輕人的流行與原住民經典的圖案構思在一起,在不傷身體的情況下,又有著美觀避邪(傳說菱形紋是眼睛的象徵,代表祖靈的庇佑)的功能,希望藉由我們的紋身貼紙能讓人更想去了解自己的故鄉-桃園,在這片土地上有著諸多傳奇的故事,有著比我們還早就在這生活的人們,有著豐富的文化與飲食習慣,更有著一顆溫暖熾熱的心及無限的熱情,這就是泰雅族的原住民,值得讓更多人去了解及尊重。
(圖一、二、三) 以祖靈之眼為最中心去做編排設計,結合最經典的紅白黑配色(順序不一定)來構成,在不破壞傳統圖騰的情況下從而誕生的-祖靈之眼紋身貼紙,就是我們的產品。
(圖四) 讓鳥希利克以圖騰的方式展現,一樣以紅白黑配色為主,用(圖一、二、三)的元素融合而成的新貼紙。
(圖五、六) 以神鳥希利克為主題去做設計,保留了鳥真實的特徵及羽毛顏色,並結合祖靈之眼
(圖七) 以神鳥希利克為主題去做圖案,並融合泰雅民族的植物-媽媽花(巴陵石竹是泰雅族的「媽媽花」,也是(台灣原生巴陵康乃馨)做搭配,加上一些圖騰,完成了我們所有的貼紙。
彩虹對於原住民不論各族來說,都具有相當的意義以及信仰,而造就了許多神話傳說,普遍認為彩虹是勇氣和勝利的象徵,甚至有穿上彩虹衣才能與祖靈團聚的說法。
「虹衣」的概念是以原住民各族特色而設計的環保輕便型雨衣,不僅能便利於日常生活中,更能穿上之後一掃雨天的壞心情,讓人能期待雨後的彩虹,達到使用的便利性並且保值的價值。
最初為何有這個概念的發想,是來自於遊樂園的水上遊樂設施,觀光的眾多遊客大多數買臨時輕便雨衣只為了一次性的使用,使用完便丟棄,長期累積的數量卻很可觀可惜又浪費,因此有了這個構想。
雨衣的存在其實是很普遍的,尤其是在台灣的環境裡更是機車族的必備,台灣兩千三百萬人口中就有一千三百五十萬位機車族,為全世界機車密度最高的國家,每人皆使用一件塑膠雨衣將會為環境帶來非常龐大的塑膠垃圾量。近期全球環保意識抬頭,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紛紛落實禁用塑膠袋,甚至減少用塑膠吸管。
同時原住民族也是台灣最重視的文化資產更是特有的特色,不同的族群和歷史文化如同各種色彩,各種獨特的色彩共同參與才能像彩虹一般,呈現出繽紛的美麗,使這片福爾摩沙更多元的存在。
因此,同時結合環保與文化傳遞是創作的目標,兩者皆是我們需持續重視並傳遞的理念。
作品選了五個原住民族作為系列的呈現,盡量以簡單能代表其特色的方式呈現。
泰雅族-綜合了縫製式及披掛式,用麻布圖騰表示,以紅色為主象徵泰雅族的積極、進取之心與生命力,以藍、黃、黑、白色為次要色。
阿美族-早期傳統服飾主色是黑色,後來為求熱鬧,配合外在環境而改成紅色,並用頭飾、攜物袋、腰繩、方裙、等物件搭配。
卑南族-織布色彩圖案多變,刺繡常以簡單的十字刺繡並以藍、黑、白色的上衣再加上的綁腿褲為主。
邵族-男性服飾以白色為底,外加使用深、淺褐色、灰及紅色添加圖文,女性服飾以藍色為主,使用大量的幾何形花紋。
排灣族-利用天然植物做為染料,產生黑色、藏紅色、淺黃色和青藍色等顏色,唯有貴族才可以刺繡、綴珠、貼飾、人像、蛇形紋等花紋做出華麗的服飾。
原住民族以排灣族人的雕刻工藝最常見,在階級制度嚴明的排灣族社會,只有貴族才能擁有雕刻品,雕刻師也以具貴族身份的男性居多。排灣族雕刻品的種類形形色色,諸如髮梳、湯匙、觀賞品、建築物門楣、裝飾禮刀、宗教聖器等,都能見其獨特雕工;雕刻題材以表現狩獵圖、祖靈像、神話故事為主;雕像型式則以人頭像及百步蛇紋、百合花最為常見。雕刻是文化情感的舒發,也是族群意念的傳達。排灣族與魯凱族石板屋簷下橫掛雕刻品,是用來顯示部落領袖的地位、尊貴與權威。並於屋內立柱雕刻大型的祖靈像,以示對祖靈的崇拜。而透過雕刻版畫方式,將排灣族工藝文化、圖像用不同方式複製再次呈現。
【百步蛇】
在排灣族人眼中,百步蛇的性格類似排灣族人的頭目形象—獨立、安定、和平、彼此不會互相攻擊、不會主動攻擊別人但會反擊、不會到處遊走。祭典中若百步蛇出現,表示「秩序有誤」,百步蛇糾正之意,靈媒必須出面調解,請求百步蛇息怒。那麼,百步蛇的形象化為紋飾之於排灣族有什麼意義呢?除了裝飾之外,它的重要性在於鞏固排灣族社會的階級制度。排此外,也只有貴族才能享有裝飾的權利。因為貴族生活悠閒富裕,才能把時間花在裝飾上。貴族盡其所能美化其住屋、衣飾及器物。紋身是貴族的特權。青銅刀、琉璃珠、古陶壺也是貴族才能持有的重要器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貴族的衣飾、家屋、日常用品及雕刻藝術上享有平民不能擁有的百步蛇紋。
【百合花】
魯凱族服飾的式樣以及色彩,與排灣族大同小異,但以百合花飾的佩戴最為特殊。 魯凱族以百合花為族群精神的標誌,百合花甚至於代表了部落社會的秩序與倫理。 野生的台灣百合花(巴里樣阿賴)分布全島,在南部山區盛開于春夏季節,外觀潔白高雅。所以從古以來,住在台灣南區的魯凱族與排灣族將其作為飾物佩戴,並賦與佩飾男女性格上不同的象徵內涵。 百合花的佩戴就男子而言是狩獵功蹟、英勇、能力的表徵,代表善於狩獵的勇士。 魯凱男子必須獵到一定數量的的山豬(有謂五頭,有謂六頭)才可以佩戴百合花。 百合花被魯凱族人視為純潔、堅貞的象徵,常直接摘下來當作飾物。通常有兩種戴法:其一是將整朵花插綴在頭上,稱為「頭飾」;另一種是只露出花瓣尖端夾在頭巾下方呈排狀,稱為「額飾」。「頭飾」是指將盛開或半開的百合花連枝插豎在髮上或頭巾縫中。